凌逸

凌逸

朱则荣:CNNIC当心成“互联网城管”

严重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CN域名,现在要遭到新一轮的大规模丢弃了,并非CNNIC严管CN域名的申请手续,而是市场经济终要革了CNNIC的命。 这个至今连身份也搞不清晰的机构,仍在以落后官僚观念,在处理CN域名的问题上,既要当“裁判”,还要充当“法官”和“警察”,不知道以这种姿态,究竟要将CN域名带往何处? 卓学管理学派朱则荣指出:市场化就是鼓励自由竞争,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CN域名,至少是三权分立,CNNIC负责规则的制定和资源的管理,所有权发生了问题由法院或仲载机构负责,如果CN域名使用被指涉黄是公安机关的事情,CNNIC自身没有权力限制CN域名由个人还是由企业注册,更没有权力强制要求企业必须提供书面申请方可注册CN域名。CN域名今天遭遇的尴尬局面,是大包大揽的“包办替代主义”原理和逻辑,它妨碍了CN域名的正常发育,也妨碍了司法公正,更妨碍了互联网领域的改革步伐,进一步妨碍了互联网产业经济的大开放市场竞争格局。 “CN域名的监管绝不是这样想怎么管就怎么管的,CNNIC必须首选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小范围实施预案,认为有必须全国大规模推广,方能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异性对你有好感的30个信号

以下爱的信号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只要发出5个及5个以上的信号,你就可以大胆进攻了:   一、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极为关心,甚至对你的兴趣爱好也特别感兴趣。   二、主动向家人、亲友、同事、同乡等介绍你的各方面情况,并“先入为主”地加以评论。   三、遇事同你商量,征求你的意见,重大事情主动请你拿主意、想办法。   四、千方百计打听你过去的情况及你家人的情况。尤其对你的隐私特别感兴趣。   五、向别人介绍你时,往往夸大你的有点、长处,缩小或隐瞒你的缺点、错误,甚至把你的缺点也当成优点加以张扬。   六、因公外出或开会学习,总忘不了带给你一些小小的礼品、纪念品之类的东西。   七、对你的生日记得最清楚,并在这一天常常会为你创造一些节日气氛或惊喜。   八、情人节这天,他一定会送给你玫瑰花并约你外出狂欢。如你拒绝,他肯定会不高兴的。   九、爱看你的影集,关心影集上年轻异性的照片,还常常提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让你回答。   十、开始关注你的异性朋友、同事,

90%男人会做的事

1、90%的男人不愿陪老婆逛街,去了,90%也是被老婆拉走的。 2、90%的男人不愿去丈母娘家,去了,90%是为了家庭团结,给了老婆面子。 3、90%的男人都幻想有钱,有了钱后,要换、换、换,除了孩子,换掉所有的一切,可90%的什么也没有换。 4、90%的男人都喜欢看过情色小说或影像,但90%的会说很少看或不喜欢看或没有看过。 5、90%的男人都有性幻想,而90%的幻想的不是自己的老婆。 6、90%的男人愿意接近女性,想留下好印象,或成为护花使者,但90%的没有达到愿望。 7、90%的男人都自我感觉在各方面做的很好了,可90%的还被老婆指出一大堆毛病。 8、90%的男人看别人的老婆很顺眼,但90%的不敢靠近。

像QQ聊天界面的菜单工具栏怎么实现的?

如题:像QQ聊天界面的菜单工具栏怎么实现的?比如 <聊天> <娱乐> <应用> < <工具>,每项对应一个工具栏,点击它的时候并不弹出菜单栏,而是显示对应的工具栏,这是怎么做的? 收藏 分享 万只蝴蝶 2# codinggirl发表于 2009-12-1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自绘TAB CONTROL控件实现, 也可以通过放一排按钮,然后按不同的按钮下面显示不同的工具栏, 按钮可以用GROUP BOX的按钮属性来模拟 编程女孩,追求精彩!

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九批曝光网站名单

(本文为转载内容)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根据公众举报核查,下列网站存在大量违背社会公德、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低俗内容,有的具有色情性质,相关网站的服务接入商未能对接入对象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开展之后未采取有效措施,现予公布。 1、“搜房网”(所在地:北京)的“相册”栏目存在大量低俗图片,相关论坛版块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小说。 2、“焦点网”(所在地:北京)的“焦点博客”栏目中存在大量低俗内容。 3、“飞鸽网”(所在地:北京)的“交友情感”栏目中存在大量低俗内容。 4、“凤凰网”(所在地:北京)的“博客”栏目、论坛的“非常时尚”版块存在低俗图片。 5、“中国徐州网”(所在地:江苏)“图库”频道的“惊艳一刻”、“艺术人体”栏目存在大量低俗图片。 6、

程序员杂志采访李开复:我要找什么样的人一起创业

(本文改编自《程序员》杂志0912期中的采访文章《李开复:我要找什么样的人一起创业?》,原文发表于2019年12月1日。) 记者 / 闫辉    杨东杰 两位记者走进创建不久的创新工场的办公室,布置稍显纷乱,桌子上的书籍《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似乎阐释着此地的与众不同。这是李开复即将再次起航的地方。 楼下,楼层指示牌上这层办公室还保留着Google公司的标识。办公室的地毯上,Google的颜色构成的圆形图案还在。这里原来是Google的办公室。 创业者的黄埔军校 记者:创新工场之“工场”指什么? 李开复:像琉璃工场一样,每个产品都是工匠精心打造的精品。产品不止一个,但也不是批量,每个都是少数的精品。 记者:项目的来源是? 李开复:来自三个方向。第一个来自我们员工的经验、点子、想法,多次优化排序出来的;第二个来自于我们严谨的分析,参考别的市场成功的案例,尤其是美国、日本,也可能会分析韩国、台湾等等。把这些成功的案例看看如何合适的本地化。我们希望不是抄袭,而是得到一个灵感。在美国,

备案、低俗一起严打 站长谨防受连累

备案、低俗一起严打 站长谨防受连累  近期备案严打风波不断,站长们也遇到了一次比一次更残酷的考验, 一家网站涉黄导致省内近万家网站瘫痪,未备案罚款5000-1万元/个这些新闻网络上随处可见,国内众多机房挨封80端口,很多备案的正规站也受连累,我有的朋友到现在还没有恢复估计得停上十天半个月,十天半个月对于个人站长来说权重不是很高的站简直就是灭亡,跟据机房说,就算备有案了也要电信那边的人审核了他们才敢开80端口,总之一句话做站比以前更难 做idc更难。   这次严打还有各大搜索引擎百度,gg,yahoo.soso的参与,本人有一个正规图片站,以动漫风景的那些为主,就因为有一个美女的频道,一天晚上的时间,百度,gg,yahoo,soso,一起拔光k光,所以我想应该和低俗有关,才沾上了横祸,我还观察发现有一些权重站为也提高流量也放一些图片频道的也受连累从收录上十万降到收录只剩下一页,甚至被k光,苦心经营的站就这样一下子掉下来没了,被k之后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恢复,本来信心满满的现在看到那些站只有惋惜了,所以小弟在这里提醒各位站长兄弟们,做站不容易啊都是心血熬出来的,做好站更不容易,但说k

我这一年

(原文:费孝通《我这一年》 原文发表于新浪网站 原文发表于2005年4月25日) 一九四九年在我是一个“学习年”。在这一年中看到了多少一生中没有看见过的事,听到了多少一生中没有听到过的事。不但如是,就是平素常见常闻的,在这一年中也显示出了以往没有显示过的意义。一个富于生命的大千世界庄严的在我眼前展开,一切使我低头。   去年年初,冬尽春来的时际,北平还没有解放,清华园却已摆脱了反动统治。我有机会追随了几位前辈到石家庄去旅行。卡车在不平的公路上驶去,和我们同一方向,远远近近,进行着的是一个个、一丛丛、一行行,绵延不断的队伍。迎面而来的是一车车老乡们赶着粮队,车上插了一面旗,没有枪兵压着;深夜点了灯笼还在前进,远远望去是一行红星。——这印象打动了我,什么印象呢?简单的说:内在自发的一致性。这成千成万的人,无数的动作,交织配合成了一个铁流,一股无比的力量。什么东西把他们交织配合的呢?是从每一个人心头发出来的一致的目标,革命。   我曾参观过英国海口军舰的行列,也曾目击过大战时非洲盟国空军基地的规模。那时却并没有这次在黄土平原上看粮队时的激动。从前者只能知道力量之巨大,从后者才能明白力量

放弃方兴东:一个离开BOKEE的员工内心独白

(作者:liangjundidi 原文发布于2005年8月7日 原文发布于新浪业界论坛) (转载内容开始) 你不用费心查了,博客网里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   方兴东也不会知道。   我就这么走了,一个月零三天。   走的时候,我什么都没有带,包括他们变形而难看的标识bokee。   我曾经豪情满怀地加入到博客网,那个时候还叫博客中国。   我曾经顶礼膜拜的方博士,带给我无限猜想,我放弃我混了多年才混到的年薪,再放弃我原来的理想,加盟博客中国,为了能和方兴东在一起,将来创造神话一样的天堂。   仅仅一个月零三天。   我的悄然离去,没有人送别,没有人挽留,我的工位居说第二天就被人使用了,真快。   放弃方兴东。也是一种理想。   进入需要爬五层之久的小土楼里的博客中国,气喘吁吁浑身臭汗的我,才知道我在原来公司里太养优处尊的状态是多么要命!   而我在这个叫博客中国的网络公司里,感受不到大公司的有序运作,也感觉不到欣欣向荣般的发展迹向,只是一群无知狂人,当然我见不到方兴东,虽然我是如此崇拜他这个人,我也没有荣幸到在公司里见到过他,同事们说,他天天要见VC,就是风险投

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从诚信谈起

一封写给中国学生的信 从诚信谈起 李开复 2000年4月       今年5月23日,比尔·盖茨先生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支持和敦促美国政府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国待遇。文中,他特别谈到了在清华大学与中国大学生那次对话的愉快经历以及因此而留下的深刻印象。       这篇文章令我不禁想到,在中国的这两年来,我工作中最大的享受也是到国内各高校与学生们进行交流。这些访问和交流使得我有机会与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就他们所关心的事业、前途等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中国学生的聪明、好学和上进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与这些青年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十分关心的。那些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奖学金的学生,大都希望我谈一谈应该如何度过自己在美国的学习生涯;那些决定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非常关心如何确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并以最快的速度在科研和学业方面取得成功;还有那些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则希望我能讲给他们一些学习、做人的经验之谈。最近,更有一些学生关心网络信息产业的发展,希望了解美国的大学生是如何创业和致富的。       看到这么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